| 
 | 
弱弱的问问版主老师,最后一道判断题:CRE核心预防控制措施:氯已定沐浴出自哪里?在网上看到一条这样的一句话:文献报道:洗必泰全身洗浴能够显著降低病原菌皮肤的定植(MRSE、VRE、鲍曼不动杆菌等),减少交叉感染,降低CRBSI的发生率,减少抗生素的使用,但对CRE效果很弱。全文如下: 
 
感控笔记丨胡必杰:WHO的CRE防控策略专家建议 
 
 
早在2014年美国 CDC 首次将18种耐药严重的细菌分为“紧急”、“严重”和“值得关注”三个威胁等级,而“紧急”级别威胁中占据首位的正是CRE(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研究显示,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感染患者的病死率为50.00% 高于碳青霉烯敏感的肺炎克雷伯菌(CSKP)感染患者病死率(25.7%),因此,CRE被称之为“噩梦细菌”(“超级细菌”)。今年3月WHO专门召开了CRE-Meeting讨论CRE防控策略,参与制定者之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疾病科、医院感染管理科胡必杰教授在2017年全国医院感染学术年会上就让大家一睹为快,小编就此整理成文。 
WHO针对AMR的全球行动计划 
•        通过沟通、教育和培训,提高对AMR的全球行动计划 
•        通过培训和研究,强化知识来增加循证基础 
•        通过有效的清洁、卫生和感染预防措施,降低感染发病率 
•        在人和动物之间,优化抗菌药物使用 
•        增加对新药、诊断工具,疫苗和其他干预措施的资金投入 
 
您认为预防CRE的有效措施是什么? 
  
手卫生 
接触隔离 
医务人员培训 
减少侵袭性操作 
检出CRE时实验室及时通知 
抗菌药物管理 
洗必泰洗浴 
………………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定义 
(2015年,CDC修改) 
肠杆菌科细菌对任何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即最小抑制浓度MIC,多尼培南、美罗培南或亚胺培南≥4mcg/ml,或厄他培南MIC≥2mcg/ml)或产碳青霉烯酶。 
 
 
此外:对亚胺培南天然不敏感的细菌(即摩氏摩根氏菌、变异杆菌属、普罗成登斯菌属),需要对除亚胺培南以外的碳青霉烯类耐药 
 
预防CRE传播的专家建议 
建议1:实施多模式感染预防控制策略(强推荐) 
Implementation  of  multimodal IPC  strategies 
•        主动监测 
•        手卫生 
•        接触预防措施:手套和病人隔离 
•        集中或单室隔离 
•        环境清洁 
 
建议2:良好手卫生依从性对控制CRE-CRAB-CRPsA的重要性 
Importance of good hand hygiene compliance for control  CRE-CRAB-CRPsA 
•        2017年5月5日世界手卫生日主题“抗击耐药,在你手中” 
  
建议3:对无症状CRE定植的监测培养和CRE感染的监测 
Surveillance for asymptomatic CRE colonisation  and surveillance of CRE infection   
•        加强病人的筛查监测 
•        检测出CRE及时通知临床科室 
  
建议4:接触预防(Contact  precautions) 
接触预防措施的定义:是指预防感染病原体传播的措施,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病人或病人的环境传播。这些措施包括: 
•        确保适当的病人安置 
•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PPE)包括手套和隔离衣 
•        限制运送和移动病人 
•        使用一次性或专用的病人护理设备 
•        优先清理和消毒的此类房间 
•        减少和避免设备共用如减少和避免如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微量输液泵等共用 
•        用后消毒:轮椅、便盆、CT、超声仪器等 
  
 
建议5:病人隔离(Patient  Isolation) 
•        单间隔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