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卡等级:初来乍到打卡总奖励:19最近打卡:2025-09-05 14:01:29 | 
| 本帖最后由 xuezhongyue8 于 2014-6-17 10:44 编辑 
 一、填空题(1.5分/空):
 1、感染性疾病的传播必须有完整的感染链,感染链包括  传染源、  、   传播途径    、  易感人群      。
 2、《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   第一     类危险度最高为 4    级。
 3、生物安全实验室分为  基础  实验室、防护实验室和最高防护实验室。
 4、生物安全实验室分为  4  级,医疗机构很多诊断性实验操作都应在   BSL-2   级实验室内完成。
 5、手套、防护衣、防护口罩 等个人防护用品属于一级防护屏障。
 6、生物安全柜(BSC)分为三级,含有大量放射性或化学毒物的实验应在  Ⅱ  级
 B2型BSC内进行。
 7、容易产生气溶胶的操作有    离心    、  碾磨     、    震荡   、搅拌、超声等。
 8、实验操作时应根据不同的操作选择戴不同规格和型号的手套,手套 破损      应立即更换,脱手套后应 洗手 。
 9、病原菌可通过 呼吸道 吸入、  消化道 摄入、皮肤黏膜直接接触或锐器伤接种等途径导致实验室感染。
 二、是非判断题(3分/题)
 1、进行痰抗酸染色涂片检测须在BSC-3中进行。( ×   )
 2、病原微生物危险等级与实验室生物安全等级对等。(  ×  )
 3、严格遵守生物安全规程的员工不容易发生实验室相关性感染。(   √  )
 4、在具有BSC-2的实验室内吸烟、饮食不会造成感染。(  ×  )
 5、用玻璃棒代替金属接种环、用冷接种环代替热接种环进行琼脂平皿接种有利于减少气溶胶形成。(  √   )
 6、2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应严格执行门禁制度,未经许可非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得进入。(  √   )
 7、注射器回套针头容易导致锐器伤。( √     )
 8、实验用品应尽量保存在生物安全柜里。( × )
 9、离开实验室前应脱手套、洗手。( √ )
 10、发生锐器伤应立即进行局部处理。( √ )
 三、问答题(20分/题):
 1、《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13-2009)中医务人员执行手卫生的指征有哪些?请结合本岗位操作要求列出进行手卫生的时机。
 接触患者前、进行清洁、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
 
 
 
 
 
 
 
 
 
 
 
 
 
 
 
 
 
 
 
 
 2、简述我院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职业暴露处理流程。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当立即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措施:
 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4.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感染控制科、医务科、护理部和医务人员所在科室主任应当对其暴露的级别和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估和确定。
 谢谢快车漫道老师,请老师给我评分。谢谢。我下载了您的课件和试题准备对我院的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还有2014年上海论坛年会中关于生物安全柜使用误区的课件都进行培训。谢谢老师。
 | 
 |